在毫无征兆之下,10日上午11时,上海市经侦数十人进入善林金融总部,当天在岗的平台员工均被警方控制,不能与外界联系。直至下午6点左右,员工才被放出,并被告知善林金融总部已被查封,相关员工即日起解散,回家等待进一步消息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经侦还带走相关人事资料、技术资料等。
被查封的原因众说纷纭,有人猜测是P2P或者新近区块链业务踩雷,有人表示或与创始人周伯云有关。
不过一切猜测很快就尘埃落定了。11日上午,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通报案情,“2018年4月9日,善林(上海)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,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,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已依法立案侦查。目前,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。”
现在善林金融的总部大门紧闭,只有身着警服人员,对方称是经侦人员,案件情况可以上网了解。目前该公司办公室拒绝任何人进入,并会有人守着,直到案情明晰。
截至发稿,善林财富官网已经无法打开,客服电话无人接听,善林宝和亿宝贷官网还是能够正常查阅。
另外,善林金融的资金存管银行已经冻结了公司账户的资金和系统功能。
公开资料显示,善林金融成立于2013年,注册于上海自贸区,注册资本为12亿元,其创始人周伯云为法人代表,是一家以线下财富管理为主营业务的公司。
善林金融是善林财富、善林宝、幸福钱庄(亿宝贷)等P2P平台的运营主体,同时还是雪橙金服和意真金融的股东。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,善林财富的贷款余额约为20亿元,亿宝贷的贷款余额约为5.58亿元,善林宝的贷款余额约为2亿元,总共线上存量资金规模在30亿元。
企查查信息显示,目前善林金融旗下拥有600个以上分支机构,主要开展线下财富管理业务,对外投资14个子公司,业务关系较为复杂,有着众多线上、线下关联平台和关联企业,是一个庞大的集团。
事实上,成立5年的善林金融负面消息不断。
2015年7月13日,善林金融因违反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》等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下令整改并处以55万元罚款。
同年12月16日,善林金融因虚假宣传再次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处以10万元罚款。
2017年11月20日,善林金融又因发布虚假广告等,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20万元罚款。
其实从善林这次的事件中,我们可以看清一些事实。
善林金融从线下理财起家,一直在用广告支撑业务,用慈善包装自己,和以前e租宝类似,这样的平台大概率会出问题。
就在事发前日,该公司还在网络上以“慈善”为名刷了一波存在感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上个月,周伯云还拿到了中国质量诚信人物奖。
为什么这样说?很简单,看成本。
分析一下公司是如何赚钱的,就知道公司是真正做事还是庞氏骗局。
在这当中有几个地方的成本是少不了,第一是给投资人的利息,第二是给员工的返佣费,第三是包装店面的花销,第四是广告费,第五是老板的个人使用。
假设给投资人利息为12%,佣金大概2%,店面包装和运营1%,各种广告费3-4%,老板私下挥霍1%,线下理财的资金至少要赚20%,才能保本。
在当下的资本市场,要想持续稳定地每年保本保收益赚上20%的投资,你觉得这样的投资容易吗?
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,这些都是经营成本,能赚回来不?一旦资金链断了,那么问题就会接踵而来,所以如今出现这样的事情,其实是可以预见的。
下面再来说说善林金融的运营模式
善林金融原先以线下理财起家,后来相继成立了众多线上、线下关联平台和关联企业,形成一个超级庞大的集团体系。线上有善林财富、善林宝、亿宝贷、广群财富多个平台,线下的门店就超过600家!
线下和线下互通,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。这种模式先前就已经是被监管禁止的。因为线下理财的资金流向,无从判断。
而且,善林此前一直都有涉嫌自融的嫌疑。每月的利息及赎回都由实际控制人周伯云私人账户汇出。而且体量很大,很多还是年纪比较大的大爷大妈们。
线下理财,就是一个监管的“黑匣子”。信息不透明,其成交量、坏账等情况,监管的肉眼也看不到。线下理财在实际操作中,采用先吸收投资人资金再放贷的做法,这种本末倒置的模式,很容易形成资金池,甚至庞氏骗局。风险巨大。
善林金融雷了,这仅仅是个开始,我们接下来可能还会看到更多这样的平台。
这也告诫我们,在投资的时候,除了要分散资金,对于那些宣传铺天盖地的公司,要格外小心。要永远怀着一颗对风险的敬畏之心,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
作者:掌贷天下 微信公众号:互金小帮手(hujin_helper)
搞得这么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