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P监管细则出台以后,早在去年,行业内就有不少关于2016平台发展的负面声音。今年,果不其然,仅1月份就已经有不少平台频频曝光。楼主最近看到一份网贷数据,今天就从数据来总结一下问题,顺便也谈谈自己了解的几种保守理财类型。
先来看我搜集到的一月份问题平台数据。
有机构调查,2016年1月共有20个省、市地区出现问题平台,问题平台共有106家,网贷发达地区曝雷最多。
其中,在平台问题的类型中,最多的还是出在失联跑路,占比有68.64%。其次是提现困难,占比有30.28%,只有少数部分出现停止营业。
从问题平台的寿命来看,成立时间最短的最容易曝雷,成立1年以内的平台出问题最多。
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,比起去年全年一半平台出现问题的比例,今年1月势头依然不减,按照1月106家问题比率,一年仍然是有二分之一左右的问题比例。由此可见,今年的形势并不太好。
而且,值得注意的是,经侦介入的比例虽然不大,但是18个月的整改期才刚刚开始,过不了监管红线的平台,该如何闯过这一关?今年网贷平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,尤其是对于中小平台而言。
所以,依楼主的经验来看,今年做纯P2P业务的可能会不好做,而少部分有背后支撑和依靠传统金融机构的平台,虽然收益不高,但却有可能稳中求进。
比如说,下面这3类模式的平台。
1、银行系平台。
银行系平台有天然的资产端和风控上的优势,这是它可能险中取胜的关键法宝。大家都知道,从去年开始P2P迎来了资产荒,平台各家的比拼都落在了资产端上,
背靠银行的平台有天然的优势,比如他们可以获得国企项目、大型集团、银行理财等资产,甚至还有平台有可能成为银行的直销通道。另外,加上银行成熟的风控系
统,平台的风险大大降低,形成了它们的行业优势。这类平台有民生易贷、小马bank、小企业E家等。
2、金融债权类。
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就有金融债权类平台。这部分平台和银行系平台有相似之处,它们也是依靠专业的金融机构,而非单一的银行,比如基金、资产管理、信托、
保险、证券等金融机构。和银行系相比,它们同样拥有资产端和风控上的优势,但是不同的是,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操作更加灵活大胆,产品收益做得更高一
些。这类平台主要有懒财主、千壹理财等。
3、垂直记账类平台。
这类平台的优势是它们有超高黏度的用户群体和用户的消费数据。这个一般是指第三方记账社区。理财社区是学习网贷投资和理财经验分享的聚集地,这些平台依据
用户的资产和消费情况,推送出不同的理财产品,比如随手记、她理财等社区常常推出的活期理财。这类产品一般比较灵活,收益中等偏上,十分了解用户的需求。
目前,这类平台就是几家比较大的第三方社区,比如随手记、她理财、挖财社区等。
当我梳理出3种模式的特点之后,我才发现,无论是银行系、金融债权类,还是垂直记账类,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,收益中等偏上,但安全系数增加!这说明行业开始走向成熟,平台开始从高收益取胜过渡到以安全为主。果不其然,最终的最终还是在安全上面。
这就是楼主总结出来的一点小小经验,在此分享给大家。如果有说的不妥的地方,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。如果朋友们有更好的看法,我希望能跟大家探讨、交流~ ~
投资之前多考察,投资之后多观察平台动向
这18个月会有很多小平台不合规的就跑路或者停业了
投资安全为主,不要被高息迷惑